top of page
blog-kv.png

SWARM

AUTONOMY

IN YOUR WAY

Enterprise
Robotics
Automatio
blog-kv-pic.png

開通「語言」隔閡 鴻海機器人協作無礙

Updated: Aug 4, 2023


獨家專訪〉鴻海投資長暨法博智能移動董事長杜墨璽

 

文 / 陳品融 攝影 / 黃菁慧

( 2023年7月28日,台北訊 ) 鴻海3+3轉型大計如火如荼,其中神祕的機器人事業,有了新進展!不只硬體,加上軟體,法博智能移動讓工廠裡的「機器人大軍」能相互溝通、靈活協作。但這背後,還有哪些挑戰待解?


新北中和辦公大樓地底,偌大的空間中,白天黑夜沒有了界線,彷彿自成一個小世界。不久前,外頭疫情肆虐,裡頭數十人則不眠不休,日夜修輪子、測試機器人、再全數打掉重練。沉潛整整兩年,總算迎來一道曙光。

「法博開發了機器人之間的轉譯軟體,所有設備都可以用一種『語言』(通訊協定),進行溝通和協作,就像我們在工廠裡頭開了一條資訊高速公路!」8月24日,機器人公司法博智能移動,正式宣布全球獨創的「Swarm Autonomy群機智主解決方案」落地。未來,工廠裡頭跨品牌、跨系統的機器設備,都將能彼此協作溝通。

團隊僅有約60人,卻能創造出逾百萬美元營收的法博是誰?

原來,法博是隱身在鴻海董事長劉揚偉「3+3」新事業藍圖中,除了電動車、數位健康之外的「機器人」拼圖。

時間拉回2020年9月,彼時由鴻海與凌華合資成立的法博,預定於三年內推出解決方案。疫情之下,團隊密集作業,法博短短兩年便繳出好成績。


幕後推手、鴻海投資長暨法博智能移動董事長杜墨璽首次接受媒體專訪,切入全球年產值逼近7.5兆元新台幣的產業,法博究竟厲害在哪?



跨品牌溝通,解決客戶痛點


「鴻海現在發展的優先順序是電動車,我們認為,機器人是下一步發展的方向,而且這件事情可能來得比想像中還快,」杜墨璽口中的「這件事情」,強調的不僅是法博推出新產品的速度,更直指近年大環境快速變動下,全球對自動化的需求提前到來。

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(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, IFR)最新數據,2021年,全球新增了51.7萬台工業機器人,較前一年成長大增31%,更比十年前翻了兩倍以上,全球工業機器人總數至今已達350萬。IFR預估,2022年,工業機器人的數量還將成長一成。

相較於服務型機器人,導入大量功能各異工業型機器人的工廠,更易碰上「整合」問題。企業為因應不同情境,經常需在不同時期,導入不同品牌的機器人,由於各品牌自有一套驅動機器人的控制器,如何有效達成跨品牌溝通,成為提升效率的關鍵。

法博由此找到客戶痛點。「一個工廠裡不會全都是法博的東西,」杜墨璽說,「我們的解決方案要做到跨品牌,讓講日文的跟講英文的能夠對話。」

因此,從創立起,法博就以「軟硬整合」做為目標,不只做硬體,還要打造以一個平台(Swarm Core)、一個通訊技術(Swarm Protocol)就能串聯、調度各品牌機器人的系統。

簡言之,藉由這套控制系統,工廠內的機器人、機器手臂、電梯等都能直接點對點通訊,靈活面對突發狀況,無需藉由中央伺服器進行集中式管理。


「事實上,軟體可以成為差異化的關鍵,」杜墨璽一言道盡法博優勢。

「這算是台灣機器人領域裡面滿獨創的一個產品。」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祕書長陳文貞也指出,如何整合不同廠牌的控制器,從過去就備受討論,法博的平台能串聯各樣機械設備,在實際應用場域將帶來極大助益。


兩年打磨,打造全新軟體平台


法博厲害之處,還在於短短兩年就開發出一套專屬他們的軟體平台。


「機器人就像一台無人車跑在工廠裡面,難的是技術,」法博智能移動總經理陳家榜說道,「而且它不是製造思惟,是創作思惟,它是軟件加硬件,像藝術品一樣。」


原先,團隊以為只需修正ROS(Robot Operating System,機器人操作系統)開源平台上的內容,便能落地應用。但陳家榜形容,使用開源平台能快速達到60分,業界要求卻是99分,「那是超高標準的嚴格,1分你都不能讓人。」


於是,來自五個國家的跨國團隊中,通訊背景、機械背景、演算法背景的人全集結在一起,花費兩年不斷打磨,最終成果,等於從無到有打造了一座全新平台。

硬體當然也不容易。但法博有母集團加持,在鴻海E事業群協助生產與物料控管的協力下,在「鴻海速度」之上再加速。

如今,眼見展示區中小巧的機器人在後台系統控制下,能輕鬆扛起重物,與他牌設備合作無間,各自完成被賦予的任務,陳家榜彷彿終於鬆一口氣:「產品可以這麼快推出來,真的是奇蹟。」

綜觀機器人市場,無論是IT(Information Technology,資訊科技)或OT(Operational Technology,營運科技),都已是被挖掘出的生意,法博整合了IT與OT,專注於兩者之間的CT(CommunucationTechnology,通訊科技),這在眾多台廠中相當少見。

而他們不僅切入藍海市場,更隱含與合作伙伴共創「生態系」的願景。

法博在商業模式上,還將採取軟體領域中常見的「訂閱制」策略。杜墨璽內心的藍圖是,訂閱制除了替中小企業分攤資本支出、並維持穩定營收來源外,更重要的,是和客戶建立起「網狀」的關係,未來能依客戶需求,持續推出更多服務。

難評估效益,貨幣化成挑戰


但,平台風光落地背後,要真正打造生態系,並不如想像中容易。杜墨璽也不諱言:「優勢過度延伸,就變成挑戰。」

目前,法博產品主要導入鴻海和凌華體系的場域,接下來更有望應用在鴻海工廠,杜墨璽也有對外開發客戶的規劃。不過,要實際導入應用端,需要發展高度客製化的方案,投入的時間、人力成本都很高,關鍵還是在於有多少人願意埋單。

「貨幣化這件事情,其實基本上你一定要能夠落地,然後一定要能夠解決客人的痛點。」杜墨璽說道。


對此,工研院產科國際所副組長熊治民也觀察,目前業界缺乏有系統的效益評估方法,希望導入機器人設備的業者無從衡量潛在效益,自然會因不了解而影響導入意願。


另一方面,要達成跨品牌協作,也得說服其他廠商合作。但現況是,部分業者基於商業、技術考量,未必願意將自家系統資料開放。

「要做到統一,是有困難的,」雲林科技大學電機工程系副教授兼機器人技優專班主任夏郭賢指出,不只法博,其他廠商也會想自訂一套標準,因此,短期內可能還是百家爭鳴的局面。

法博規模雖小,卻對未來創造機器人生態系很有野心,陳家榜強調,台灣擁有資通訊產業優勢,更應積極朝向平台化發展,「這樣的改變才會帶來很大的價值,也許這一局就這樣子起來了。」

如今,平台落地作為起點,宣示法博的實力與決心,「整個團隊已經看清楚未來方向了,我們絕對會繼續耕耘,法博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pillar(支柱)。」杜墨璽說。


法博智能移動

成 立

2020年

​董事長

杜墨璽

​總經理

陳家榜

​員工人數

35人

​累計營收

逾百萬美元

核心產品

群機智主(Swarm Autonomy)次世代軟體平台服務、Swarm Mobile Robot機器人系列


 

新聞來源:


bottom of page